不愠,最高的修养境界
晚饭后,到文化广场散步,只见广场周围竖起一块块刻着励志格言和名言警句的“文化石”,这些石头形态各异,上面雕刻的内容和字体也各不相同: “善”、“和”、“诚”、“信”、“仁”、“礼”、“正”、“明德”、“立志”、 “清正在德、廉政在志”等。
“呵,儒家思想在这里放光芒了,政府倡导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了。”孩子笑着说,“缺什么补什么,是不是说明道德修养很重要呢?”
“当然。”我说,“我们天天都说要加强道德修养,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,你可不可以用《论语》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呢?”
孩子一边走,一边想,口中念念有词。“应该是‘人不知而不愠’这一句吧?别人不理解也不生气。”他说,“我们语文老师说过‘人不知而不愠’是修养高的表现,是不是达到如来佛那样的境界了呢?我不曾深究,老爸能解释解释吗?”
“这句话确实概括了修养的最高境界,比如来佛的境界还要高些,如来佛只是脾气好,从不同角度看,‘人不知而不愠’包含了要信念坚定、认真学习、胸怀宽广、善于识人等丰富内涵。你想听听吗?”
“想!老爸你快说吧。”孩子挽着我的右臂,一边走一边说,“快满足你儿子的求知欲吧。”
第一,要始终如一,坚定理想。
春秋时,战争频发,生灵涂炭。而孔子作为当时一个颇负盛名的学者,他的人生道路可以有很多选择。他可以选择做大官,辅佐国君,枉道事人,尽享荣华富贵;可以选择办个贵族学校,收取高额学费,过着小康生活;可以跑到深山老林,不理世事,做个洒脱的隐者。但他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。
“他选择了什么道路呢?”孩子迫切地问。
他选择了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,就是“仁以为己任”,为的是使天下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好日子,而且这条道路他一直要走到底,“死而后已”。
“可以具体说说他的仁政理想吗?”
在《礼记•礼运》中,孔子详细的描述了自己的大同理想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。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……”在与颜渊、季路闲谈时,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志向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 。”这是一个圣贤的人格理想,但终其一生,人不知、世所弃,没有一个人理解他的“理想国”,没有一个“有国者”给他一个领地,由他去实验。
“可惜呀,他的理想那么好,为什么诸侯不采纳呢?”
因为仁义建设需要很长时间,在那乱世之秋,强者虎视眈眈,弱者朝不保夕,诸侯急求速效之政,仁义不能解燃眉之急,因此必弃之而不用。孔子只得感叹“凤鸟不至, 河不出图”,唯有长叹“知我者其天乎”! 真是情何以堪。
“既然行不通,为什么不改弦易辙或降低标准呢?”
放弃了理想,谁人都可以,但孔子坚持“直道而事人”,不会放弃理想。面对“道之不行”的命运, 孔子没有“愠”,他“不见是而无闷”、“ 遯世不见知而不悔”,怀着对传统文化于人之终极关怀的彻悟,他周游列国,竭力举尧舜圣王之道、推周公治国安邦之德。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, 达则行仁, 不达则存仁, 虽不能伸志,但决不弃仁。他坚决要将事功的实现体现在道义中,因为他知道,依据道义去做事,即使局部或暂时看不到利益,但是,全局的、长久的利益一定在其中。在原则问题上,温良恭俭让的孔子是壁立千仞的。
第二,要求真务实,学到本领。
孔子所处的时代,“礼崩乐坏”,各国逐鹿中原,急需人才。孔子创办私立学校,就是培养各国需要的人才。求学者大都是平民子弟,不能靠爹妈,孔子也没办法包分配,毕业后得自谋职业。学到真本领,就业就不难。如果没真本事,谋不到职位,别说实现人生价值,就连吃饭也成问题。这就是“学而优则仕”。
“孔子对学生有什么要求呢?”
孔子要求弟子先脚踏实地,再仰望星空。脚踏实地就是沉下心来,努力使自己具备值得执政者知道和了解的才智、学说和能力,仰望星空就是实现美好梦想。学业有成,梦想自然能实现。他不厌其烦地告诫弟子:“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;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”、“君子病无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”、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”。即使执政者不了解你,也不必动气,看不到未来就做好现在嘛。你具备真刀真枪干活的本领,就是你拥有的武器,终能派上用场的。
第三,要修心养性,积极向上。
留心四周,处处都可以找到正在生气发怒的人,生气正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。生气小则破坏好心情,中则伤身,大则引来别人的痛恨和仇杀,“疾之甚,祸且作”。孔子是不赞成这样的,他始终“不愠”、“不怨”,愠,就是生闷气,怨,就是将不满说出来、吼出来。
孔子知道,自己所处的时代,资讯极不发达,更无各种媒体炒作,不为人所知,很正常,不必“愠”;人们有时由于认知偏差、有时由于错误信息误导、有时由于价值观念不同,误解是必然的,与道德无关,不必“愠”;至于那些不愿去了解你甚至千方百计曲解你、诬陷你的小人,你更不必“愠”,你愠没有用,你愠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。
“为什么小人会刻意曲解、诬陷好人呢?而且还‘千方百计’。”
因为你的善良衬托了他的丑陋,你的智慧凸显了他的愚蠢,你的博大提示了他的狭隘,你的光明磊落反衬了他的昏昧迷暗……。这样,你的存在就成了对他的挑战,他必视你为眼中钉、肉中刺。复旦投毒案、清华大学投毒案,只因为被害人聪明伶俐,成为害人者的奇耻大辱,所以被害。
“那该怎样办,难道要向恶毒投降吗?”
不能投降。有德的人,无论什么际遇,无损于其德行的修养。“芝兰生于深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穷困而败节”。当其正确的主张不能表达,或者能够表达但不能实现时,仍然反求诸己,把精力用在如何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上,仍然心平气和,以海纳百川的雅量和胸襟对待他人,这就是君子修养与境界。这修养、这境界可以用去年暑假去鲁迅故居旅游时看到的一幅对联阐述,你还记得那幅对联吗?
“品节详明德性坚定,事理通达心气和平。”
正确。人们常常求神拜佛,问:事业好不好?家庭好不好?孩子好不好?姻缘好不好?……其实这些全不重要。重要的是要问问自己:心态好不好?心态决定命运。只要心态好,凡事就会好。
第四,要带眼识人,亲贤远佞。
《论语•学而》篇共有16章,孔子在第一章告诉我们:“人不知而不愠。”在第16章再次语重心长地说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
“他老人家为什么这样哆嗦?”
树老根多,人老话多,既然他是“老人家”了,哆嗦点是正常的。因为他老人家知道,别人不了解自己,自己还是自己,没有什么损失,没必要“愠”。相反,“画虎画皮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”,如果不分是非正邪,不能亲近好人,远离坏人,这倒是值得忧虑的。孔子认为“知人”的就是智者,告诫人们要“远佞人”,因为“佞人殆”。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挺了解的——德行好的有:颜渊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;善于辞令的有:宰我、子贡;擅长政事的有:冉有、季路;通晓文献知识的有:子游、子夏。他唯一遗憾是“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”。
“老爸可以举例说明吗?”
“可以。举两个例子吧。”
例一,莎士比亚戏剧《奥赛罗》中的奥赛罗将军亲近手下阴险的旗官伊阿古,被伊阿古设计陷害,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,当他得知真相后,悔恨之余拔剑自刎。例二,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谋臣田丰先前不知道袁绍“外宽而内忌,不念忠诚”,提合理化建议,被投进监狱,最终被杀。这两本小说你看过,你是知道的。
“我不明白何为‘外宽而内忌,不念忠诚’?”
当袁绍手里有真理的时候,是能够容人的,即使对方是敌人,这样能证明对方错了,自己正确;他一旦输了理,发现自己错了,就一定要置对方于死地,即使对方是忠臣,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自己“一贯正确”的形象,逃避责任,避免下台,避免自己死后被对方翻案。这就是“外宽而内忌,不念忠诚”。
多少皇朝因为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而灭亡,生活中轻信沉沦的例子也比比皆是。《弟子规》说:“能亲仁,无限好,德日进,过日少。不亲仁,无限害,小人进,百事坏。”并不是随口说说的,而是血泪的教训。
“想不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然如此微言大义。”孩子意味深长地说,“看来,《论语》中的每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味。”
是呀,正确理解一句话胜过空洞记住1000句话,熟读理解《论语》等任何一部经典著作胜过泛泛阅读1000本普通的书, 不然,就没有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之说。
“人不知而不愠,那么高的修养境界,好像我还做不到。”孩子坦诚地说。
不是“好像”,是“确实”,我和你一样,还未能做到。宋代学者朱熹认为“人不知而不愠”是“积德之基”,这种德行,这种修养,这种境界,有如山巅,是需要努力才能蹬得上去的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从山脚出发,一步一步向山顶前进,好吗?
“好!”孩子响亮回答。
斜晖照射着那些“文化石”,倾泻在孩子三月清晨向日葵般的脸庞上,整个广场沐浴在晚霞的温馨里,充满暖意和光彩。(茂名农垦局 卢升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