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热邻里情舞出好生活
——访胜利农场“劲松”歌舞队
“劲松”歌舞队队员在表演
“生命的河,喜乐的河,缓缓流过我的心窝。我要唱那一首歌,唱一首天上的歌。天上的乌云,心里的忧伤,全都洒落……”周四下午,悠扬抒情的歌声从胜利农场职工活动室传出来。教人热爱生命、放下忧愁苦闷的《生命之河》,精神矍铄的面孔,热情洋溢的笑容,驱散了深秋带来的凄冷。
这是胜利农场“劲松”歌舞队的队员们又在排练了,大合唱、广场舞,乐己乐人,唱热了邻里情,舞出了美好生活。
每天活动风雨无阻
“我们劲松歌舞队有120名队员,平均年龄有68岁了。”劲松歌舞队队长牛立新老师说。
陪同采访的胜利农场办公室副主任卢毅介绍说,牛立新老师原是胜利农场学校副校长,一直喜爱文体活动,去年退休,大家推荐他牵头成立歌舞队。2012年7月,在胜利农场领导的支持下,胜利农场一帮退休大哥大姐们,成立了一支业余的歌舞队,也就是现在的“劲松”歌舞队。牛立新和杨汉珍夫妇是队里的两名骨干,在他们带动组织下,“劲松”歌舞队从一开始的10多人,发展到后来126名队员,现在保持在70-80人。其中80岁以上7人,70岁以上30人,最年轻的也有50岁了。
“我成立‘劲松’歌舞队,带着大家锻炼。目的就是想通过锻炼身体,来丰富老年生活,促进邻里和谐。”牛老师介绍说。
杨汉珍 说:“我们后生,带他们唱歌跳舞是乐趣,是幸福,是和谐。”
“劲松”歌舞队自成立来,每天的活动风雨无阻。通常是早上8时至10时在场部公园、晚上6时15分至9时在广场中心跳舞,周一、四下午大家就在活动中心室内唱歌,刮风下雨就在活动室里排练。
“农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,给我们配了桌椅、饮水装置。今年来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,让我们 购买服装、音响。所有歌纸都是去场部免费印,特别是今年重阳节,农场书记、场长、工会主席、女工部主任亲自来看望慰问我们,送了慰问金,观看演出,和大家合影留念。”牛老师对此感到很宽心。
晚年生活充实快乐
今年已届83岁高龄的陈步青于1952年来茂名参加工作,1955年来到胜利农场,一直干到退休。陈步青最喜欢唱歌,《浏阳河》、《绣金匾》、《太阳出来照四方》、《新疆好》等好多老歌张口就来,
陈步青 说:“一年来,我在‘劲松’歌舞队学会了50多首歌曲,最开心的是我这个湖南人还学识了粤曲。”
队员们学会的50多首歌曲,唱出了农场生活的新风尚,也唱出了农场干部职工的新生活。
来自胜利农场扫杆坡队的杨文芳今年61岁,有着30多年割胶经历的她退休后最大乐趣是唱歌跳舞,因路途远,每次都是开着电动车搭着好朋友一齐参加,风雨不改。她拿出一大叠歌谱说:“这是我们刚才唱的《生命之河》、《感恩一切》。牛老师好热心,找歌、印歌谱、教唱歌都是他一手操办。我们好感动,好欢喜。”
每次来队里唱歌跳舞,柯秀容都要提早做好准备:扶老公去小便,把开水倒进杯子放在老公伸手够得着的地方,然后才放心出门。“只要有空都来参加,自己都73岁了,能参加就多参加。”
1988年退休的陈爱珠,20年如一日照顾因公受伤瘫痪在床的丈夫。她说自己之前因老公瘫痪,孩子又小,感到好凄凉。参加歌舞队后没事就跟着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,开心多了,心情舒畅了。
78岁的李卓荣是一个女汉子,原在农场基建队,拉钢筋、挑水泥是她的日常工作,年轻时可以挑起四只大泥砖。她高兴地说:“跳舞唱歌,改变了我的生活,让我结交了许多好姐妹,更让我时刻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。”
队里有不少“老病号”在加入舞蹈队后,身体都变健康了,从台下走向幕前。曾世芳,身体不好,又要带孙子,每天晚上常常睡不着。歌舞队一成立就加入。背着一个孙子,牵着一个孙子来唱歌跳舞,坚持不肯放弃。“不仅心情变开朗了,身体也好多了,更为难得的是,邻里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了。”曾世芳非常高兴,觉得自己的晚年生活又充实又快乐。
杨汉珍说,有几名队员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 血压、心脏疾病,但参加歌舞队后,大家的病都好多了,身体也更健康了。
公益演出随叫随到
一年多来,“劲松”歌舞队已经排练了50多个节目,节目形式多样,有合唱、舞蹈、小品、相声、短剧等。现在,他们正在茂名市体育协会指导下学习太极二十四式、气功易筋经、功夫扇舞,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强健体魄。
在为大家带去欢乐的同时,“劲松”歌舞队也传递着构建和谐农场的理念,只要农场有需要,他们每个人都会积极响应参与活动。
“我们退休人员不少,其中有30多个是单身老人。如何让这些老人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,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。”胜利农场办公室副主任卢毅说,现在成立了“劲松”歌舞队,老人的晚年生活 丰富了,邻里关系和谐了,场部气氛也活跃了。农场还经常组织各类文体活动,让歌舞队有展现自己的空间。
与很多文艺团体不同,只要任务到,主办方打声招呼,“劲松”歌舞队就能按时出现在舞台上。从服装到节目,从编排到演出,全是队里自己解决,而且都是义演。
“劲松”歌舞队成立一年多来,公演了7场次。到农场幼儿园义务为孩子们上课,探访生病老人、队友,与农场幼儿园演出儿童节专场,爷爷奶奶与孙同乐,与友好团队联欢……每次演出都是“随叫随到”,所到之处,无不引起轰动,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。
“小品、相声、短剧等节目都是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,内容大都取材于大家熟悉的生活,小品《馍馍》、《美人照镜》,短剧《饭店》每次演出都是最受欢迎的节目,现在又在排练小品《见钱眼开》,相信到时肯定又是最受欢迎的节目。”牛老师笑呵呵地说。
“我们真的有这么高的水平?非也。平心而论,我们的节目是粗糙的,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,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衡量,那会贻笑大方。但节目所有的不足,都被我们的队员忽略了。我想,我们的节目之所以能打动大家的心,引起大家强烈的共鸣,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那年轻的、阳光的心态。”牛老师诚恳地说。
正是这种年轻的、阳光的“随叫随到”的态度,“劲松”歌舞队得到农场领导、队员子女、老板的大力支持,纷纷捐款赞助。虽然有捐款赞助,但他们从来不乱花,全部用来购买演出服装和道具。
“我们希望每一次演出都给大家一个新的感觉,节目是新的,服装也是不同的。”牛老师说。
对于这群平均年龄68岁的老人来说,唱歌跳舞不仅仅是获得各种称赞,更多的是收获一份开心。
(文/图 茂名日报记者 谭筱 黄信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