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勤学苦练,为技术夺胶打下基础
俗话说:磨刀不误砍柴工。为了掌握一流的割胶技术,割胶人员需要大量的练习。初到农场的罗金云为了熟练掌握割胶本领,不但积极参加场里的新胶工培训班,拜技术指导员、老胶工为师,还专门搬来几条橡胶树木桩立在屋前,一有空闲时间就练下刀、行刀和收刀。
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,罗金云勤学苦练了一个多月后初步掌握了这套割胶技术。回忆起那段练割的日子,他显得特别激动:“能有这么好的成绩,是农场给予了我学习技能的机会。”他说,割胶虽然是用手工操作,工具也很简单,但它又是一项细致的技术作业。要想多拿胶水,就要在手、脚、眼、身配合的基础上,做到稳、准、轻、快。如今的罗金云已成长为一名技术型胶工,这与他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。
二、精心耕耘,创先争优,为职工树立榜样
十年来,罗金云一直默默无闻,精心耕耘,为农场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:2012、2013两年,他的割胶树位平均为1610株,年均产胶6327.3公斤。2013年,罗金云夫妇俩管割生产队3200株开割树(有效株数2870株),年产干胶12.4吨,年均收入达到了9.63万元,是农场产胶最多,收入最高的产胶大户。
他不仅在自己的割胶岗位上创造了佳绩,还带动了生产队其它胶工掀起夺高产、创高效、比收入的割胶劳动竞赛。2012、2013年,该队有4户产胶超10吨的割胶大户,使该队生产进度排名全场前列。
罗金云(左二)分享割胶心得
三、爱岗敬业、乐于奉献
在工作中,罗金云任劳任怨,一心扑在橡胶事业上,把做好工作视为份内事;在割胶岗位上,他从不轻易让别人代刀,爱护岗位上的橡胶树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细致。
有一次,他在收胶水时脚不慎滑到,旁边一根尖利的竹棍将他膝关节边上的肉都削开了,鲜血直流,而手中提着的胶桶不慎掉落在水沟。眼看新鲜乳白的胶水不断地流失到水里,罗金云强忍着剧痛,顾不得一裤子的鲜血,快速将胶桶扶正,抢回桶中剩余的胶水。事后,队长吴武将罗金云送到新时代医院,并给了他10天假期养伤。经医生诊断,他的伤口需要缝针。罗金云却坚决不同意,他认为缝针会影响自己割胶的动作,影响产量,拖慢了队里夺胶的进度。在他的一再坚持下,医生只好为他包扎伤口,开好药,打了破伤风针,再让他定期过来检查。
罗金云回家第二天就开始上山割胶,由于腿不能受重力,他割胶树,让妻子帮挑胶水,夫妻俩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,直到罗金云膝关节上的伤口慢慢愈合。
四、踏实工作、虽苦犹甜
罗金云一年到头,不仅没假日,还早起晚归,坚持做好自己工作。每年冬春管理工作中,他严格按场生产部门的工作部署,认真做好铲草、灭荒、覆盖、筑基、施肥等环节的管理工作。一到开割期,特别是在八、九月高产期,罗金云每天晚上11点多就上山割胶,一割就是6、7个小时。割完树位后就和妻子马不停蹄地收胶水,由于高产期胶水多,他们来回要挑2次,从收完胶水到过称,结束劳作回到家已是中午12点多钟。有时候,他收完了胶水,还去队里帮助其他人收长流胶,一干就几个小时,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。可是每次和别人谈起现代化建设,他都说:“我知道天然橡胶在中国的国防和汽车工业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,为了多产胶水,我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!”。 (新时代农场 文/陈玉陶 图/陈桂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