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本站,现在是:
垦区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 > 垦区动态 >
以勤劳诠释农垦精神
     她,不仅能管好割好1500多株橡胶开割树,出色的抚管3200多株橡胶中小苗,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发展家庭自营经济——加工手套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尽管她于2013年才走上割胶工作岗位,但由于她的勤奋和刻苦,割胶技术已十分娴熟,在农场生产部门组织的月度割胶生产检查评比中,月月均被评为一等。

    她,就是被职工群众赞誉为“80后女超人”的詹金玲。

    勤劳,让她工作更出色

    月夜,万籁俱寂,银光洒满大地,火星农场数十万株橡胶开割树正在缓缓酝酿着白色的胶乳,静静地等待着割胶工人前来收获。

    照例是凌晨2时许,詹金玲头戴胶灯、手拿胶刀来到那片她悉心守护的橡胶丛林,开始了新一天的割胶工作。割胶是个复杂精细的活儿,要做到“稳,准,快”,心无旁骛,全神贯注。此时,只见詹金玲在橡胶树面前站好了步子,手握胶刀,划好割线,以30度阳刀娴熟地割开了树皮。那一条条细密的割线,足见她技术的到位和工作的用心。来自树杆的琼浆玉液沿着割线缓缓流出,顺着“鸭舌”落入胶杯。闻着沁人心脾的胶乳香气,她内心澎湃着收获的喜悦。

    黑夜,行走在深山林荫下,人们或多或少会有些恐惧感,更何况是一位年轻女子?多少次的夜莺哀鸣和蛇鼠的出没曾让詹金玲胆战心惊,但执着的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,依然坚守着这片丛林,披星戴月来、手持银刀征战于没有硝烟的绿色战场,一遍遍的为树木释放生命的汁液。

    正是因为詹金玲的勤劳,使她不仅练就了一流割胶技术,而且月月夺得高产。熟悉橡胶生产的人都知道,胶工中割胶技术好的要比割胶技术差的拿产多。据上坑队党支部书记傅均太介绍,詹金玲管割的是2013年才投产的橡胶树,属三代胶园,正常来说单株干胶产量一般不超过1公斤,但她采割的胶树单株干胶产量已超1.5公斤,足见割她割技的过硬。

    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。詹金玲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胶工,完全是凭着她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精神。2013初,她知道生产队欠缺劳力,便主动向队干部提出参加队里的割胶生产工作。开始时,队长傅均太没有答应。一方面是因为她是女同志,担心她克服不了独自上山割胶的恐惧感;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平时在家加工手套收入不错,担心她万一在中途放弃割胶,就会造成生产队劳力短缺,影响生产队当年干胶产量任务的完成率。“队长,请相信我,我选择做的事,一做就会做到底。”詹金玲坚定地说。傅队长从她的言语中感受到了她从事割胶工作的决心,最终答应了她的请求。得知她要参加割胶工作,上坑队很多人都不看好。“金玲,我肯定,你割胶坚持不了两个月。”队里的一名男职工嘲笑地对她说。然而,就在大家的满怀质疑的情况下,她参加了农场3月份举办的新胶工岗前培训班。

    磨刀是一项最能考验耐力的工作。在培训班几天的磨刀训练把她的手掌磨了不少血泡。但为了熟练掌握磨刀技术,不让自己掉队,执着的她更加用心,更加勤奋,每天除了在实操时学习外,下课后还强忍手上血泡带来的剌痛,把胶刀带回家里继续磨,其后的树桩练刀也亦是如此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顺利通过考核,成为了一名割胶工人。

    詹金玲是善于用思考解决问题的人。刚开始割胶时,她发现自己的树位的割面发黑,便去查看其他同事的岗位是否有这种情况。经过对比,她意识到割胶环节出现问题后,主动向辅导员请教,并按辅导员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,直到让自己操刀游刃有余为止。有志者,事竟成。因为坚韧和勤奋,令她在短短的时间内便掌握了磨刀技巧和割胶技术。2013年受台风“尤特”的影响,9月份持续半个月下雨。期间,所有人为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割胶进度而烦恼,她却想出了一个在树身湿润时拿产的“绝招”,即每次雨停后用棉毛巾抹干割面进行采胶。当月,在其他胶工面对完成夺胶任务感到无奈时,她仍然夺得干胶近478公斤,完成当月任务的379%。

    勤劳,让她生活更殷实

    詹金玲今年32岁,经常在户外劳动让她本来白皙的皮肤变显得有些黝黑,细长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言行举止散发出80后拥有的朝气和干劲。她每天十分忙碌,然而让我们诧异的是,长期辛劳的工作,并未影响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。

    1999年,詹金玲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上坑队职工子弟,不久便与该男子结婚。那时农场经济并不景气,农场职工普遍住着泥砖瓦房,詹金玲丈夫家也不例外。婚后,父母前来探望她,见到她不仅住房差,家庭生活也十分清贫,母亲流泪,父亲也很是难过。但通情达理的父亲赠给了詹金玲一句终身受益的话语:“人不怕穷,只要勤劳,一切都会有的!”后来,詹金玲时刻以这句话为生活的标杆,决心靠勤劳的双手去改变贫困的生活。

    改革开放以来,高州市不少商人发展手套制造业,由于效益好,该行业在城区规模化发展逐渐成了气候。詹金玲了解到,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,把经营模式由原纯工厂经营改为“工厂+家庭作坊”式经营,将手套半成品分发给居民在自己家里进行加工,加工者收入也合算。于是,她主动联系厂家,与厂家达成协议后,将手套半成品拉回家里加工,赚钱补贴家用。可谓行行出状元。手脚伶俐且勤奋的詹金玲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,牢固掌握了加工手套的技巧。现在,其他手套车工制成一双手套所花费的时间,她可以用来制成两至三双手套。全职的手套车工一般一个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,但她加工手套的收入每个月均可达4000-5000元,比别人高出两倍多。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在詹金玲与丈夫结婚的第7年,她利用加工手套的积蓄,在上坑队领先建起了80平方米的两层半小洋楼,生活过得也明显殷实令生产队的职工群众十分敬佩和羡慕。

    然而,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美好,她詹金玲并没有停前进的脚步,依然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温馨的家。

    “有毅力的人,能从磐石里挤出水来”。2013年年初,她毅然选择回到农场参加工作,不仅割胶、抚管中小苗,而且还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加工手套。现在她加工手套的收入平均每天仍然可达80多元。她母亲曾劝她说:“玲女啊!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用不着再这么辛苦,能享受就享受一下吧。”当时她淡淡地一笑:“妈,我不觉得辛苦,趁现在年轻,多做点儿事。”多么朴实的话,多么执着的精神!她内心丰沛的生存活力、坚毅的奋斗精神,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,亦能激励你我走出低谷,亦能让懒惰、不想干事、不思进取之人自省和深思。

    勤劳,让她家庭更和谐

    “家和万事兴”。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,必定有一位温柔贤淑、持家有道的贤妻良母。

    常言道:“婆媳关系最难处”。对于詹金玲来说,处好婆媳关系却一点也不难。她对老人很尊敬、很孝顺。平时,她在公公婆婆面前说话和风细雨,和煦如春风、明朗如骄阳的笑容,总能给老人家带来好心情,深得老人喜爱。上坑队里职工群众提起她,无不竖起大拇指。由于婆媳关系融洽,婆婆退休后,很乐意帮媳妇做点能所力及事的,闲暇之余便主动上山帮助詹金玲管理中小苗。这让詹金玲无比欣慰,逢人就说:“‘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’,这句话说得不错。”

    詹金玲的丈夫平时外出打散工,收入一般,比不上妻子的,家里日常开支基本都是詹金玲的事,但朴实的她并未因此在家中变得强势,对丈夫依然温柔体贴。她的勤劳善良让自己的一对儿女从小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。两个孩子都以母亲为荣,在幸福和谐的家庭健康成长。

    詹金玲是成功的,她的成功来自勤奋,来自她的坚毅刚强,来自她对家庭那颗无比热爱的心。

    她的朴实、勤劳和执着,在当今浮躁有加的社会风气里,不得不令人尊重和钦佩!(火星农场   唐荣)

版权所有:广东省茂名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茂名农垦局 粤ICP备18088004号
本站总访问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