茂名农垦前身是华南农垦粤西垦区,建垦之初,接收安置了大批复退军人、大中专毕业生、上山下乡知青、归难侨和水库移民。1992年成立广东省茂名农垦局,1994年在机构改革中成建制转为经济实体,成立广东省茂名农垦集团公司。
70多年来,茂名农垦筚路蓝缕,披荆斩棘,如今已经成长为以橡胶产业为主,蛋鸡、南药、特色农业等协同发展,一二三产综合经营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,坚定履行着战略资源保障者、现代农业引领者、乡村振兴践行者的时代使命。从保家卫国到屯垦戍边,从革命战士到生产工人,从莽莽胶林到各行各业,农垦人变的是身份,不变的是一颗为国的赤诚的心。
3月,在岭南春意盎然的胶林地上,茂名农垦上演着跨越时空的强军接力:一边是胸带红花奔赴军营的农垦新兵,另一边是承载着军功章荣耀的返乡喜报。这场出征与荣归的双向奔赴,勾勒出这片南国热土上“崇军尚武、精忠报国”的动人画卷。
携志出征:00后新兵续写军垦精神
日前,曙光农场、新时代农场举办的入伍欢送仪式上,两位农垦青年格外引人注目。曙光农场子弟刘峰江自幼耳濡目染父辈的垦荒故事,“从垦三代到兵一代,我选择继承父辈事业。”他表示,要带着农垦人的精气神,在强军路上跑出新时代青年的加速度;新时代农场子弟董春源则带着农场送一本笔记本踏上征程,里面写满了家乡人民对新兵奔赴军营的深情嘱托,这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用“弃笔从戎”的选择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担当。
“他们身上流淌着农垦人特有的精神基因。”相关单位分管武装部负责人感慨道:“当年父辈们用血汗开垦荒山,如今孩子们用忠诚守卫山河,这是胶林地上的精神传承。”
功耀故里:双三等功臣背后的拥军故事
当刘峰江等新兵在训练场挥洒汗水时,胜利农场路口队正迎来特殊时刻。高州市军地联合慰问组高举横幅,穿越夹道欢迎的人群,为二次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甘周武家庭送上喜报。当看到三等功立功证书再次镌刻上甘周武的名字时,围观群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——这是农垦子弟兵用热血铸就的荣光时刻。
“这份喜报背后是农场拥军优属体系的支撑。”胜利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,农场将优待军属纳入民生工程,通过条幅、宣传栏广泛传播农垦子弟入伍先进事迹,激发农垦青年奔赴军营,为家乡增添光彩。
精神传承:从橡胶林到演兵场的基因密码
在几代农垦人的时空对话中,一条清晰的精神脉络逐渐显现:当年垦荒突击队“战天斗地”的号角,正化作新时代练兵场上的冲锋呐喊。正如退役军人事务局同志在送喜报时所言:“从甘周武父辈手中的垦荒锄头,到儿子胸前的军功章,农垦精神在保家卫国的征程中完成了升华。”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一切伟大成就,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;一切伟大事业,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。”新时代的农垦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“军垦精神”的光荣传统,广大青年参军报国的故事,同样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农垦人守正创新,接续奋斗,推动农垦事业从无到有,由小变大,从弱变强。
近5年来,茂名垦区各单位广泛开展参军入伍政策宣传,用心用情做好拥军优属工作,营造“一人参军,全家光荣,一人立功、众人点赞”良好风尚,激励广大适龄青年投身部队、保家卫国,为强军事业贡献力量,累计输送52名优质兵员,立功受奖27人次,谱写了新时代农垦青年投身国防、建功军营的壮丽篇章。
当春风拂过连绵的橡胶林,70载胶园虽几经迭代,却依旧能看见:一代人用锄头开垦热土,一代人用钢枪守护山河,而永不褪色的,是那抹浸透南国红土的赤子丹心。
(综合垦区各单位报道)